滬港青年會舉辦“港澳臺青年全國兩會精神集思會” - 滬港青年會

滬港青年會舉辦“港澳臺青年全國兩會精神集思會”

日期 : 2025-04-02

地點 : 中國香港

2025年3月28日,滬港青年會舉辦“港澳臺青年全國兩會精神集思會”,在上海、香港、澳門三地設立會場,團市委副書記、市青聯主席鄔斌出席,滬港青年會會長李薇娣、主席楊永鏗、常務副主席郭曉芝、常務副主席王漪波等,市青聯臺胞和港澳特邀人士界別委員、港澳臺青年社團代表、在滬高校港澳臺學生等80餘人參與活動。

此次集思會由滬港青年會會長李薇娣女士主持,她以嚴謹而不失生動的表達,層層遞進解析兩會精神要義。 通過引導三地青年結合自身經歷談政策感悟,促成深度對話與思考碰撞。 活動旨在構建粵港澳青年思想對話平臺,助力青年將政治認知轉化為實踐動能,在交融互鑒中凝聚家國情懷與發展共識。

活動邀請第十四届全國人大代表、滬港社團總會主席姚祖輝,第十四届全國政協委員、澳門法制研究會會長陳華强結合參與全國兩會的感悟作專題分享。 姚祖輝結合《政府工作報告》闡釋了對“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兩項2025年政府工作任務的理解。 他表示,全國兩會為香港未來發展領航指向,具有重要指導意義,香港要對接好國家戰畧,把握好新機遇,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他提出,要深入學習全國兩會精神,發揮好澳門在我國建設更高水准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的作用。

 

團市委副書記、市青聯主席鄔斌在講話中指出,全國兩會是世界觀察中國的重要視窗,也是青年人瞭解把握國家發展方位和方向的生動教材。 他鼓勵港澳臺青年以赤子之心厚植愛國情懷,做愛國精神的堅定踐行者,增强國家意識和民族自豪感,堅定發展信心,講好中國故事,讓愛國愛港、愛國愛澳、祖國統一的正能量在青年中廣泛弘揚; 以奮鬥之姿勇擔時代使命,做國家建設的挺膺擔當者,立足自身專業特長,把握國家戰畧機遇,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新篇章; 以橋樑之責促進交流合作,做青年事業的積極推動者,搭建更多聯情、聯誼、聯智、聯心平臺,助力上海在為國家挑大樑作貢獻上展現新作為。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創新能力和輻射帶動作用,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當前我國在人工智慧、量子科技、生物技術等前沿科技領域不斷取得突破,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也為港澳青年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國家始終是港澳發展的堅強後盾,“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是港澳青年開拓事業的堅實保障。 青年要把握機遇,將個人發展與國家繁榮相連,在新興領域中書寫屬於自己的精彩篇章,為港澳地區的繁榮和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

《政府工作報告》以人民福祉為覈心,40餘次提及“改革”,對改革工作進行了總結和安排。 報告提出要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於人”、服務於民生,在體育領域具體表現為改革完善競技體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推進羣衆身邊的運動場地設施建設、加强青少年科學健身普及和健康幹預等。 作為體育工作者,我將深入領會全國兩會精神,將資源精准投放到羣衆最需要的領域,從“補齊短板”轉向“服務羣衆”,切實提升群眾幸福感,助力“幸福澳門”建設,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全國兩會為我們描繪了國家發展的宏偉藍圖,也為香港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指明了方向。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加强青少年體育工作”等,體現了國家對青年一代的關心和重視。 滬港青年會肩負著引導、支持和幫助香港青年成長成才的重要使命,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我們將持續聚焦香港青年實際需求,扎實推進滬港同心實習計畫等項目,搭建發展平臺助力香港青年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高品質教育體系,製定實施教育強國建設三年行動計畫。 這不僅為國家教育事業指明方向,也賦予我們教育工作者重大責任。 近年來,滬港教育合作成效顯著,香港科技大學上海中心、香港大學上海中心等項目相繼落地,這些合作不僅推動兩地教育事業發展,也增强了香港青年對祖國的瞭解。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將積極落實全國兩會精神,推動滬港兩地學校開展多元化交流活動,同時發揮自身所長為兩地青年創造更多實習、就業和創業機會,助力他們實現人生價值。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制度和政策,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攜手共創民族復興偉業”,既有溫度,又有力度。 我們要認真學習全國兩會精神,深刻領會國家對兩岸關係發展的戰畧佈局,將個人發展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連。 一方面充分利用大陸提供的政策紅利和發展機遇,在各自領域發光發熱; 另一方面發揮好橋樑紐帶作用,傳遞真實發展情況,吸引更多臺灣青年來大陸追夢、築夢、圓夢,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政府工作報告》精准錨定科技前沿領域、傳遞出强烈的創新訊號,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倍感振奮。 作為低空經濟的創業者,我們堅信人工智慧和商業航太的大發展不僅改變了出行管道,更為國家和產業帶來了重大的變化。 在這個領域我們不僅是追趕和融入世界潮流,更有機會引領世界潮流,這是我們這一代青年獨有的機遇。 作為港澳青年,我們可以發揮獨特優勢:一是搭建滬港澳科創橋樑,促進長三角與大灣區創新聯動; 二是綜合全球資源,助力上海建設全球創新節點,以科技創新推動高品質發展。

2025年全國兩會是在“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規劃謀篇佈局關鍵時期召開的重要會議,會議意義重大,提出的發展方向需要高度重視。 香港青年應該“謀大勢”,更快速更新反覆運算認知框架,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成為高品質發展的中堅力量; “搭大橋”,用好“一國兩制”制度優勢,用好自身優勢,服務國內頭部企業“走出去”,幫助外來企業“走進來”,切實發揮好香港內聯外通的“超級連絡人”作用; “行大道”,推動更多香港青年瞭解內地,讓更多香港青年親身感受國家發展成就。

全國兩會的勝利召開,為國家未來改革發展確立了清晰的方針和政策指引。 高品質發展、科技自主創新、區域協同發展及深化改革開放,為香港青年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我們要深入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從“國家議題、香港視角”出發,在國家發展的重大機遇期找准自身定位。 作為滬港同學會主席,我們將依託社團進一步加強惠港政策文宣,推動滬港青年雙向交流,鼓勵和引導更多香港青年以積極態度擁抱國家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助力國家改革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近幾年,滬澳兩地的聯系日益緊密,越來越多的澳門青年選擇來到內地求學、創業和發展。 作為上海高校澳門學生聯合會理事長,我將以全國兩會精神為指引,組織社團成員積極發揮“橋樑”作用,通過舉辦文化活動、培訓講座、實習實訓等,增强澳門青年對祖國的歸屬感與認同感,引領澳門青年在實踐中學習成長,融入祖國發展大局。

今年的全國兩會是在“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規劃謀篇佈局關鍵時期召開的重要會議。 認真學習全國兩會精神,我深感機遇無限、使命重大。 近年來,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步伐不斷走深,澳門青年在視野、學習與就業經歷方面顯著拓展,這得益於祖國內地的支持和“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 作為一名澳門青年,我將與大家共同守護好愛國愛澳價值觀,並將專業知識和培訓所得帶回澳門,參與到營造高品質公共活動中心和創新交流場所中,以真抓實幹的精神在所學領域展現擔當,為澳門建設貢獻力量。



滬港青年會2023年展開第一輪關懷社區之公益活動
日期 :2023-01-14


梁錦松_香港不應該自卑- 文匯網
日期 :2015-11-25



關於本會
本會架構
活動資訊
媒體報導
加入本會
友情連結
聯絡我們
網站地圖
免責條款
隱私聲明
 
 
© Hong Kong-Shanghai Youth Association 滬港青年會. All Rights Reserved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