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同心隊雙獎加身!閃耀 2025 滬港澳臺僑無人機邀請賽 - 滬港青年會

滬港同心隊雙獎加身!閃耀 2025 滬港澳臺僑無人機邀請賽

日期 : 2025-07-16



7 月 13 日,“相聚上海 共謀發展” 2025 滬港澳臺僑青年無人機邀請賽在上海大學成功舉辦,近百位來自滬港澳臺及海外的青年飛手同場競技,300 餘位青年學生到場觀摩,為這個盛夏注入了科技與青春的活力。 

本次邀請賽由上海海外聯誼會指導、上海大學主辦、寶山海聯會協辦,市委常委、上海海外聯誼會會長陳通,上海海外聯誼會執行副會長董依雯,寶山區委書記李晨昊,上海大學黨委書記成旦紅,寶山區委常委、區海外聯誼會會長沈偉民,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段勇、滬港青年會會長李薇娣等出席開幕式。 

開幕式上,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滬港社團總會名譽顧問孔令成宣佈邀請賽開幕,上海海外聯誼會會長陳通向其頒發感謝狀,各方共同為活動拉開序幕。 

上海大學黨委書記成旦紅在致辭中強調,這場賽事不僅是科技的比拼,更承載著深厚的文化意義。滬港澳臺僑青年血脈相連、文化同源,雖然地域各異,但對以科技賦能未來的追求一致,對跨越隔閡、增進友誼的期待相同。 

 

賽場上,飛手們頭戴 VR 眼鏡,手持遙控器,在第一視角下操控無人機快速穿越重重障礙,每一次精准轉向、每一次平穩避障,都考驗著操控水準與團隊默契。 

來自滬港青年會的滬港同心4隊(滬港同心Team1、滬港同心Team2、滬港同心Team3、滬港同心Team4)在比賽中團結協作、全力以赴,展現出扎實的技術功底和出色的臨場發揮。 

隊員們賽前反復進行模擬訓練與實飛打磨,從路線規劃到應急反應,每一個細節都凝聚著汗水。賽場上,他們頂住 VR 視角帶來的眩暈感,克服穿越機與常規航拍機的操控差異,用穩定的發揮展現了滬港青年的科創潛力。 

經過一天的激烈角逐,金翼獎、銀翼獎、銅翼獎、優勝獎和團體獎逐一揭曉,滬港同心4隊、澳門培正中學隊、臺灣、僑、上海大學隊等獲獎。 

 

滬港同心Team4——金翼獎(右二) 

滬港同心Team2——銅翼獎(右一) 

比賽之餘,滬港同心隊的隊員們與來自臺灣、澳門及海外的青年一同觀看了上海大學機器人和機器狗的精彩表演,在聯誼活動中分享飛行心得。 

來自滬港同心Team1、Team4的成員王耀彬在舞臺上分享時提到,能來上海參加此次無人機培訓他倍感榮幸,這類活動在香港並不常見。培訓中學習無人機駕駛,穿越機體驗尤佳,最終為滬港青年會拿下團隊獎第一和第三,讓他十分欣喜。他認為要操控好無人機,需達到 “人機合一” 的心境,戴上 VR 眼鏡進入無人機視角的初期,他曾感到頭腦和眼睛發暈,但適應後狀態逐漸提升。 

此次賽事的圓滿舉辦,離不開每一位隊員的努力。滬港同心4隊的成員分別為: 

滬港同心Team1: 

張一卓、鄭坤城、劉卓炫、王耀彬 

滬港同心Team2: 

蔡美琪、鄺嘉淇、孫葉秋、喻涵詩洋滬港同心Team3: 

陳駿達、陳思圓、任路、張葦程滬港同心Team4: 

王耀彬、馮文輝、張葦程、喻涵詩洋 

正是他們的拼搏與協作,讓滬港青年的風采在賽場上綻放。 

 

作為紮根滬港的青年社團,滬港青年會始終致力於為滬港青年搭建交流合作的橋樑。此次組織滬港同心隊參與賽事,既是為了讓青年在科技競技中展現自我,更是為了推動滬港青年與港澳臺僑青年的深度聯結。 

未來,滬港青年會將繼續回應 “相聚上海 共謀發展” 的號召,積極參與更多科技、文化交流活動,助力青年在科創領域探索深耕,讓滬港青年的智慧與活力,在推動區域發展、共築美好未來的道路上持續閃耀! 



滬港青年會兩地同步舉辦滬港慈善健步行——獻禮20大 共慶回歸25
日期 :2022-11-19


科大生滬實習 進駐騰訊畢馬威- 星島日報
日期 :2015-06-06



關於本會
本會架構
活動資訊
媒體報導
加入本會
友情連結
聯絡我們
網站地圖
免責條款
隱私聲明
 
 
© Hong Kong-Shanghai Youth Association 滬港青年會. All Rights Reserved 2015